乌龟搬家的故事寓意
“这本书”就是印度古代故事集《五卷书》。
《五卷书》中译本
1.印度:故事的王国
印度建筑
印度古代文学大纲
印度,是一个故事的王国,而《五卷书》,是这故事王国里的皇冠。
印度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及民间文学发达,流传下来的故事集,数量庞大。古代印度人与外界交往的时候,又把这些故事带向世界,使得印度古代故事成为世界文化的一块神奇迷人的瑰宝。
当人们阅读印度古代异想天开、魅力无穷的故事的时候,心里总会惊异印度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首先应归功于宗教。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国家之一。自雅利安人入主印度,为战胜和统治土著民族的需要,将原始的自然崇拜改造为吠陀教,后来又将吠陀教发展成为婆罗门教(即现在的印度教)。除印度教外,印度本土还产生有佛教、耆那教等;后来,随着阿拉伯人的入侵,又带来了伊斯兰教;再后来,随着西方殖民的膨胀,印度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基督教也传入了印度。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所有宗教种类,都可以在印度找到相应的信仰群体。宗教是神话的摇篮,神话是宗教的温床,两者互相引发、互为相长,造成了印度古代神话极盛的局面。
其次,还应归功于印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古代的印度,地广人稀,物产丰饶,人们的温饱问题容易解决;但印度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热,长年高温,热季温度常常高达摄氏40度以上,叫人难以忍受,每年因热致死的人不计其数。所以,印度人在温饱之余,总喜欢躺在荫凉之处避暑。这便于人们互相交流,人们就在这种交流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和理想描绘出来,可谓一举数得,既避了暑,又创造和传播了故事。
此外,因为湿热,古代印度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之前,用来记录这些故事的工具多是贝叶之类,极不易保存。于是,这些故事便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着,而口耳相传的方式又为故事的再创造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
这些因素造就了印度古代故事的高度繁荣和发达。这些故事传布于世,让全世界为之倾倒。
在印度古代故事的海洋当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五卷书》,它是印度故事王国里的皇冠。
2.《五卷书》是个啥子书嘛?
《五卷书》节选
《五卷书》梵文片段
《五卷书》相传是古代印度治国者的必读书。对中国读者说来,也许不大好理解,它既然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又怎么与治国挂上了钩了呢?话要从这部书的成因说起。
《五卷书》成书传说
其实何止是治国者的必读书,在印度普通民众中,《五卷书》更是一部百听不厌的故事书。这部书走向世界,也成了一部全世界人民百读不厌的故事书。
《五卷书》和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一样,采用连串插入式的创作方式。全书有五卷,每一卷有一个主干故事,每一个主干故事下又插入若干小故事,最后达到80多个故事。
第一卷《朋友的决裂》,主干故事是讲述兽王狮子与被主人遗弃的牛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却疏远了狮王自己身边的两个宠臣豺狼迦罗吒迦和达摩那迦,引起了达摩那迦的不满与忌妒,于是在狮王身边进谗言挑拨狮王与牛的关系,把狮王与牛之间的友谊破坏殆尽,直到最后狮王杀死了牛。在这一主干故事里,又插入了30个小故事,详细描绘了豺狼达摩那迦离间狮王与牛的友谊的理由和过程。最后,由于达摩那迦的阴险毒辣,迦罗吒迦感到与这样的朋友相处是耻辱,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因而决定与达摩那迦决裂。主干故事结束的时候,迦罗吒迦向狮王和达摩那迦讲了一番君臣关系的话,教育人们要引以为戒,要正确处理好朋友、君臣之间的关系。
第二卷《朋友的获得》,主干故事讲乌鸦、老鼠、乌龟和鹿结为好朋友,互相合作,躲过猎人的捕杀。中间串插有9个小故事,均是乌鸦和老鼠讲的,其内容大体是说他们在共同解除危难时说的要团结一致的故事。这则故事的寓意有点像中国的一句名言——团结就是力量。
第三卷《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讲在一棵无花果树上住着一群乌鸦,在一个山洞里住着一群猫头鹰,双方是世仇,经常打仗,互不安宁。后来,乌鸦一方的元老向乌鸦王献苦肉计诈降,并取得成功。结果,诈降的乌鸦元老在猫头鹰的山洞中,与乌鸦里应外合,一把火烧了猫头鹰的山洞,取得了对猫头鹰战争的完全胜利。主干故事中插有17个小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在乌鸦定计和实施的过程当中说的。本卷故事讲的是怎样通过玩弄权术取得胜利,告诫人们千万不能轻易相信从前的敌人,猫头鹰的失败,就在于轻信诈降者。
第四卷《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主干故事讲猴子与一海怪结成好友,给海怪吃了能成正果的阎浮果。海怪的妻子怀疑海怪有外遇,为验证海怪对她的忠心,她要海怪把猴子骗到海里去,好让她吞吃猴子的心升天。海怪只得答应。猴子不知,驮在海怪背上下了海。到了中途,海怪告诉了猴子实情,聪明的猴子机灵地说,他的心放在树上没有带来,要海怪把他驮回海岸,把心带来。愚蠢的海怪竟不知是计,游回岸边,使猴子得以脱险。此外,有11个小故事插入其中。这卷故事,就是猴子脱险后同海怪在辩论时相互讲的,说明变心了的朋友不可再交。
第五卷《不思而行》,主干故事讲理发师贪图钱财,鲁莽行事,杀死婆罗门,犯下死罪。有11个插入故事。这些故事都在于告诫人们不要贪财,贪财不会有好下场。
《五卷书》中的人物,大都是国王、婆罗门和商人,而故事的主角半数以上则为动物,有狮、虎、象、猴、兔、狼、豺、驴、牛、羊、猫、狗、雀、鸦、鸽、鹰、龟、蛇、虾、鱼等。这些动物都保持了自身的动物性特征,但做的是人事,说的是人话。
《五卷书》的编纂,很明显的可以感受到编纂者的用心,是为培养统治术服务的。如果去掉书中的故事成分,单从故事演绎出来的思想来讲,《五卷书》作为一部为统治论服务的著作,很有点类似中国古代的兵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讲的多是战争谋略,但也不乏治理国家的韬略。《孙子兵法》当中讲到的一些取胜之道,在《五卷书》中也能找到相应的实例。像第一卷的主干故事,豺狼达摩那迦对狮王与牛之间所施的离间计,第三卷主干故事乌鸦和猫头鹰的战争,乌鸦一方所施的苦肉计。这些谋略,在中国的历史书籍或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记载。《史记》中记载的战国末期秦赵之间的一场战争,秦王用了离间计,致使赵王对廉颇产生怀疑而撤销他的大将军职位,让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结果赵军在长平全军覆灭,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再无余力与秦国一较胜负。《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夕,吴国周瑜对魏国曹操一方所用的苦肉计,中国家喻户晓,由此这个故事产生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更是妇孺皆知。但《五卷书》并不是兵书,而是一部涉及范围比兵书广泛得多的故事书,它对一个国家的君臣关系、战争、外交等方面的事情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对待金钱的态度等问题都有所包含。只是《五卷书》所阐述的这些所谓的统治论,是通过具体形象的寓言故事来表现的。
中国则不一样。中国自古就有以史为鉴的传统。中国历史记载相当完整,而神话传说相对荒芜。历史事实记载的精确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发挥充分想象的自由,加之中国历来的文士忌谈“怪力乱神”的风气也影响到民间,使得中国的神话传说一直处在相当低级的状态。中国神话传说的不发达,却又换来了历史文化的高度繁荣。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像印度的两大史诗、《五卷书》等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的煌煌之著,但历史书籍却是汗牛充栋,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虽说《五卷书》是一部有关统治论的书,在文士们加工整理编辑成书的时候,也对原来民间流传的形式作了一定程度的润饰和纂改,但全书仍然保持了民间创作的特色,仍然深受印度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3.皇家秘笈《五卷书》东传入华夏
《五卷书》的故事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但《五卷书》这一书名却并不为中国人熟悉,这与它在中国传播很是独特有关。独特之一,《五卷书》作为一部完整的著作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为中国人所知晓,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对它的了解和研究,而《五卷书》中的一些故事却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在中国流传;独特之二,则是《五卷书》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及途径。
传播途径也有两种,即陆路和水路(海路)。唐代的时候,对外交流空前繁荣,陆路交通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水路迅速发展起来。《五卷书》通过这样两条途径传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色。
陆路丝绸之路路线图
陆路丝绸之路图片
陆路又可分为两条,一是古丝绸之路,一是茶马古道。古丝绸之路经过印度北部,在此之上展开的中印文化交流是直接的,《五卷书》中的一些故事直接从印度进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并慢慢向内地传播。茶马古道经过泰国缅甸,《五卷书》中的一些故事经过泰缅辗转进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二手传播”。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来往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帆船
海上传播途径也是“二手传播”,承载者大多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世界在公元7世纪时建立了统一而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势力迅速向四面扩张,足迹远及中国。进入中国的阿拉伯人,在从事商贸活动的同时,也传播了阿拉伯文化。《五卷书》中的一些故事被嫁接在阿拉伯文化后传进了中国。然而阿拉伯人也极少知道《五卷书》,他们熟悉的是《卡里莱和迪木乃》。《卡里莱和迪木乃》是印度《五卷书》的阿拉伯译本。阿拉伯人带给中国的,不是完整的《卡里莱和迪木乃》,而是不成体系的单篇故事,且均为口头传播,没有书面形式。直到1953年,中国才出版了从阿拉伯文译过来的《卡里莱和迪木乃》,译者是林兴华,但还不是全译,只译有50个故事。
通过这两条途径进入中国的《五卷书》又分为两种形式进行传播,即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口头形式的传播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交流,是商贸活动的产物,也正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没有《五卷书》故事的文本记录。书面形式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交流,书面的《五卷书》在中国的出现方式颇耐人寻味。它不是作为完整的《五卷书》译本形式直接出现在中国,而是通过佛典翻译以零碎散片的方式出现。
《五卷书》的形成过程与佛教的兴起,在时空上有交叉之处。佛徒们在创作佛经时,从《五卷书》中借鉴一些现成的故事,因而不少佛经故事与《五卷书》中的故事有着相似、甚至是相同的现象。对这种情况,有人持有不同意见,认为佛教的兴起与《五卷书》的形成过程既然有契合之处,那么,就不一定是佛典故事借用和改造了《五卷书》的故事,也有可能是《五卷书》中的某些故事从佛经故事中借用改造而来。这样说也不无道理,文化内部的双向交流,很常见也很普遍,因为两者的故事之源都在印度民间。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佛典也被一些文化素养很高的僧人相继翻译过来。从东汉末到宋朝的1000多年,佛典翻译的数量汗牛充栋,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佛教说教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五卷书》的故事。
《五卷书》的故事进入中国汉族地区,主要通过佛典翻译。《五卷书》尽管是一部民间寓言故事集,但书中凝结有一些宗教思想,这些宗教思想又主要是婆罗门教的,与佛教有悖逆之处,佛教徒有选择性地对《五卷书》中的某些故事进行改造,以适应佛教的需要,却从来不提及《五卷书》。所以,《五卷书》故事长期在中国汉族地区流行,而不知《五卷书》之名。
4.《五卷书》在中国民间的传播与接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汉族民间文学
《五卷书》与少数民族文学
《五卷书》与少数民族文学
《五卷书》故事传播到中国,慢慢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内在思想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能区分它们到底是中国的还是外来的。这也是通常所说的文化交流中的接受、吸收、消化和创新的过程。
《五卷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主要体现在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沿线,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几乎都受到《五卷书》的影响。大多数少数民族是以口头传播的方式接受《五卷书》故事的,某些少数民族如蒙古族和藏族也通过佛典翻译获悉《五卷书》部分内容。
196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大型故事集《金玉凤凰》,编者说这是根据藏族民间故事材料编写的,共收故事43篇。其中有些故事与《五卷书》有密切的关系。
《金玉凤凰》封面
其中有个《猴子拔楔子》的故事,讲一只猴子爱管闲事,想把木匠嵌在一根木头里的楔子拔出来,结果却被合拢来的木头夹住了脑袋,并因此而送命。这个故事要说明的是“一个人要是去干与自己无关的事,他就会毁灭。然而,在《五卷书》中,可以找到一个与此相应的故事:
两则故事稍有不同,前者是猴子在拔楔子的时候,脑袋夹在了合拢了的木头当中,后者则是猴子的睾丸夹在了横梁里面。结局都一样,说明的道理也都是一样的。前者很明显受了后者的影响。
《金玉凤凰》中《理发匠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写一个不正经的女子把丈夫理发匠捆在家里,在另一个女子的帮助下,她不仅脱身出去同情人幽会,还设法给丈夫加上谋害妻子的罪名吃上了官司。《五卷书》第一卷第4个故事与此类似,只是人物情节稍有所不同。织工的妻子被丈夫捆住,在理发匠的妻子帮助下,终于与情人相会;织工误把理发匠的妻子当成自己的妻子而割掉她的鼻子。理发匠的妻子回家后借故说鼻子被自己的丈夫不小心割掉,从而让丈夫吃上了官司。可以看出,《五卷书》中的故事要复杂些,从时空关系看,前者改造了后者。
《五卷书》第一卷第5个故事,说乌鸦敌不过黑蛇,小乌鸦常常被害。后来公乌鸦去向朋友豺狼问计。豺狼献计道,只要随便到一家富人家里偷走一件贵重的东西,然后丢进蛇洞里去,人们就会跟踪找到那里把蛇打死。于是乌鸦夫妇飞到王宫,偷走了某位妃嫔的一条金链子,丢入蛇洞。侍卫和太监寻迹而至,把蛇打死,拿走了金链子。这个《五卷书》中的故事,在《金玉凤凰》中变动了几个角色:乌鸦变成了喜鹊,黑蛇变成了蟒蛇。角色的变动,使之具有了藏族的特色。乌鸦在藏族(几乎中国的所有民族都如此的)是一种不吉祥的鸟,喜鹊则是中国人普遍喜欢的一种鸟,把乌鸦改为喜鹊,人们能更容易更愉快地接受这个故事。这是文化交流中常见的现象,不管哪个民族在吸收外来民族的文化的时候,都不会全盘移植,而是根据自己民族的需要,有所选择或有所更改,使之适合于本民族的需要。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由丝绸之路进来的《五卷书》故事不是直接来自《五卷书》,而是来自阿拉伯的《卡里莱和迪木乃》。虽然间接传播,但产生很大影响。本丛书之一的《丝路驿花》介绍较详,此不再述。
《卡里来与笛木乃》封面
17世纪,有蒙古学者曾经译过《五卷书》,这可能是我国当时唯一的《五卷书》译本,但不是全译。蒙古族民间故事文学里,有不少故事来自《五卷书》,但大部分都经过了蒙古族人民的改造,使之具有蒙古族的生活气息。
1979年第3期的《塔里木文艺》中,登载有一篇蒙古族的民间故事《骄傲的天鹅》,与《五卷书》第一卷第12个故事接近,讲的是一只天鹅被人打死的故事。但前者的天鹅之死是由于猫头鹰的出现招来了路过此地的商人的恐慌,认为不吉,于是叫一个弓箭手去射,而猫头鹰却早已换了个地方,只有天鹅在那里,天鹅就成了猫头鹰的替死鬼。后者却说天鹅自以为自己的视力好,能看清很远很宽的范围,而不听耳朵灵敏的水獭的劝告,最后死在猎人的枪下。《五卷书》中的猫头鹰变成了《骄傲的天鹅》中的水獭;《五卷书》中的天鹅因交友不慎致死,《骄傲的天鹅》中的天鹅因不听朋友的忠告致死,因而它们的寓意也不同:前者意在说明不应该与坏人交往以免自己受到连累;后者意在说明骄傲自大不听忠告的害处。
《中国动物故事集》 中载有《青蛙搬家》,《蒙古族民间故事集》中有一篇《爱显示自己的青蛙》,两篇故事都是蒙古族的,故事情节一样。青蛙因池塘即将干涸,请鸟儿朋友帮忙把它带到一个水多的地方去。于是青蛙咬住一根棍子,由两只鸟儿抬着它飞行。飞行途中,青蛙见到无数美景,听到地上人们的不胜惊奇的声音,心中得意之极,便把鸟儿的劝告置之脑后,忍不住开口大叫起来,结果从空中掉落下来摔死。这则故事在20世纪下半叶,曾被编进中国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成为中国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民间寓言故事。其实,如果追本溯源的话,这则故事也是来自《五卷书》,在《五卷书》的第一卷第16个故事里,只不过《五卷书》中是乌龟搬家,而不是青蛙搬家。角色的变动,应该不会掩盖两者的演变痕迹。
《五卷书》第二卷第8个故事,一群大象在一只象王的率领下去某池子喝水,那里正好是老鼠栖身之处,大象来这里喝水总会在无意中踩死很多老鼠,使老鼠面临灭种的威胁。老鼠就去向大象求情,请大象们改变一下路线。大象接受了老鼠的意见。后来,大象被国王的捕象师们捉住,捆绑在粗壮的树下。大象想起了老鼠,请老鼠来相救。于是,老鼠把捆绑大象的绳子都咬断,救了大象。《五卷书》中的这则故事,主角是大象和老鼠,而在把大象变成老虎、老鼠变成松鼠后,在中国蒙古族就出现了这个故事的变种——《老虎和松鼠》。《老虎和松鼠》在结局上与《五卷书》有点不同,松鼠咬破了猎人的网,救出老虎,可是这只老虎反而想吃掉松鼠。因结局不同,寓意上也不同,前者是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总得交朋友;后者则说人不可忘恩负义。关于交朋友的故事,在中国不是很多,没有能够成为中国故事的一大主题,而关于忘恩负义的故事,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学故事的一大主题。这个故事到的主题的演变,很显然的可以感受到印度民间故事中国化的道路。
《五卷书》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远不止上面讲的,在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也有不少反映。
壮族民间文学中,有一篇名为《石匠》的, 与《五卷书》第三卷第13个故事有很深的关系。《五卷书》的这个故事,写一个苦行僧把一只老鼠变成一个女孩子。到女孩子该出嫁的时候,苦行僧给她物色了好多对象,但她既不愿嫁给太阳,也不愿嫁给风和山,只愿嫁给老鼠。《石匠》的角色有所变化,讲一个石匠的幻想。他想,做财主,要受大官的欺负;做大官,干坏事又受到老百姓的反对;做老百姓,干活时又要晒太阳;做太阳,又会被云彩遮住;做石头,又要被石匠开凿;最后他觉得还是当石匠最好,也就不再胡思乱想了。《石匠》是在《五卷书》第三卷第13个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表现劳动者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季羡林在他的《印度文学在中国》一文中,曾论及过这个故事,“它从印度出发,几乎走遍了全世界。东方的中国和日本也留下了它的足迹。”
傣族有一个叫《绿豆雀和象》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五卷书》第一卷第18个故事。《五卷书》的这个故事写一只大象因春情勃发而用象鼻扫断了一棵树的树枝,树枝上的麻雀蛋都毁了。麻雀极为愤怒,向啄木鸟求助。啄木鸟带着麻雀去见苍蝇,苍蝇又带着它们去见虾蟆。于是,麻雀、啄木鸟、苍蝇和虾蟆对大象展开了复仇行动。先是苍蝇在大象的耳朵边嗡嗡嗡的叫,大象心里高兴,就舒服的闭上眼睛,啄木鸟趁机把它的眼睛啄出来;到中午的时候,大象渴得要命,到处乱闯,听到虾蟆的叫声,以为附近就有水,于是寻声而来,走到一个大陷坑的边上,掉下去死了。傣族的《绿豆雀和象》的基本情节与此相一致,只是将主角变成了三种鸟:绿豆雀、啄木鸟和点水雀。
《五卷书》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中的传播和影响,不是一对一式的简单,而是呈现出一对多的局面。所谓一对多,是指《五卷书》中的故事,传播到中国的时候,不止一个民族接受,而是许多民族都接受。即使某一民族接受了,在不同时间和区域又会出现不同的异文。这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也是常见的。
《五卷书》第四卷的主干故事,在中国知名度颇高,好几个民族都有它的翻版,如藏族的《猴子和青蛙》,蒙古族的《乌龟和猴子》和汉族的《猴子和乌龟》,等等。
《五卷书》第一卷第7个故事,讲一只聪明的小兔子利用狮子骄傲自负的弱点,把它引到水池边,对着自己的影子张牙舞爪,最后愤怒地扑向井中的影子,与自己的影子同归于尽。这个故事在藏族地区流传很广,产生了很多异本,目前能见到的版本就有《兔子报仇》、《狮子与兔子》 和《狮子和狼》,等等。这些不同的异文本中,有的与《五卷书》中的故事相同,有的则对《五卷书》中的故事作了改造,使它的内容更加充实,也更富于民族特色。
受《五卷书》影响的中国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不胜枚举,这里只是略举一二而已,但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
汉族地区对《五卷书》的接受,最主要的途径是汉译佛典,其次是海陆路交流。汉族地区的民间文化多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接受《五卷书》故事的时候也明显打上了儒家的烙印,与佛教里相关的故事可谓相映成趣。
在汉族民间文学里,吸取《五卷书》材料而形成的故事,可能要数《宝船》最为著名。《宝船》的故事情节明显是脱胎于《五卷书》第一卷第9个故事。《五卷书》里的故事是讲一个婆罗门看到一口井里掉进了三个动物——虎、猴子和蛇——和一个人,这人是个金匠。三个动物先后请婆罗门救他们上来。上来后,三个动物答应今后婆罗门遇到困难时会帮助他。他们劝阻婆罗门不要救那个掉在井里的人,说“人这玩意儿,不管他是谁,总是万恶的集中地”。但他还是把金匠救了上来。猴子与老虎为了报恩,送给他许多珍果和金子。婆罗门拿着金子去找金匠,请金匠替他卖掉。金匠认出金子是被老虎吃掉的王子的遗物,便到国王面前告发了他。国王把婆罗门抓起来打算处死他,他在危急时刻想起了蛇,那条蛇马上就出现了。蛇给婆罗门出了一个主意:蛇去王宫把国王的爱妃咬一口,不管是谁都无法医治好,但只要这个婆罗门的手一碰她,毒气立刻就解掉。这样,不但会救出他,而且还会享受荣华富贵。婆罗门治好了王妃的蛇伤,受到了国王的欢迎和尊重。他便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国王,国王惩诫了那个金匠,婆罗门则当上了大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很显然是对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的行为的一种谴责。
《五卷书》的这个故事,演化为汉族的《宝船》,出现了很多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印两国人民在文化思想领域的不同特点。一个叫王小的小伙子因救了一位仙人,仙人送给他一只纸做的宝船,告诉他在洪水到来时,可以乘坐宝船躲过灾难,并叮嘱他,在水上不管遇上什么动物都可以救,但就是不要救人。后来,果真发了大洪水,他从水中救上了三种动物——大蛇、蚂蚁和蜜蜂,它们都保证今后在王小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他。有一个叫张三的人也在水里呼救,王小也把他救了上来。洪水过后,张三却把那只小纸船据为己有,献给皇帝,自己做了大臣。张三为了阴谋不败露,残忍地迫害王小,欲置之于死地。这时,王小救过的三种动物出来报恩。大蛇衔来一棵仙草擦好了他身上的伤,并告诉他可以用这棵仙草治好皇姑的病。王小要同公主成亲,蚂蚁和蜜蜂帮他解决了皇帝出的难题。王小终于成了皇帝的女婿,他就把事情的一切经过告诉皇帝,那个忘恩负义,连一条蛇也不如的张三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五卷书》中的这个故事,进入汉族地区,可能是通过海上通道,主要流传在江苏一带,而江苏自古就是我国的海上交通要道。阿拉伯人较早就进入江苏,这个故事通过阿拉伯人传进来,是很有可能的。只是没有完整的资料显示它传播的具体情形,姑且把它当作一种假设,在此存而不论。
在吸取了《五卷书》的营养后,《宝船》内容大大充实,更具有汉族的文化色彩。故事的地点不再是在井里,而是在江河里,更适合江苏的地理环境。《五卷书》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语言主要是叙述性的,描述性的语言极少,汉族《宝船》则大大丰富了描述性的语言,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由此可见两个民族不同的叙述风格。
我国当代作家老舍,曾把《宝船》改编成话剧,很受少年儿童的欢迎。在这部话剧中,“宝船”的故事已经完全中国化了,不熟悉中印文化交流的人,是无法分辨出它的演变历程。
《宝船》的演变,也是所有民族民间文化交流过程中常会出现的现象,惟有这样的演变,才能很好的吸收外来文化,才能很好地在交流中创造出崭新的文化。
《五卷书》第一卷第23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对婆罗门夫妇结婚许久都没有生孩子,于是举行求子祭祀,神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说他们将生一个英俊风流、运气特好的美少年。不久婆罗门妻子怀了孕,生下的却是一条蛇。亲戚朋友劝婆罗门夫妇把蛇子丢掉,但婆罗门妻子不答应,继续抚养,像爱儿子一样爱它。长大后,夫妇俩又为蛇不能娶妻发愁。后来,婆罗门出了一趟远门,到了一个亲戚家。亲戚非常热情地招待他,问他来此的目的。婆罗门把为儿子找不到媳妇的苦恼告诉了亲戚。亲戚不了解真相,就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婆罗门儿子为妻。婆罗门带着儿媳妇及儿媳妇的随从一起回家。到家后,儿媳妇知道了真相,但她认为父命不可违,就与蛇丈夫生活在一起,温柔体贴地服侍蛇丈夫。一天夜里,当她睡着的时候,蛇突然从柜子里钻出来,变成了一个美少年,爬到她床上,告诉她真相。从此,他们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
这则故事,有点眼熟。确实如此,这个故事在汉族地区流传甚广,一进入汉族地区,就受到了很大欢迎,再加上是爱情故事,更让深受儒家思想禁锢的汉族人民百读不厌。人们纷纷对它进行改编,以更适合汉族人的欣赏口味。中国对这则故事的吸收消化和创新,一目了然,只不过在汉族民间文学里,故事的角色有了很大变化。多是讲一个年轻男子,诚实勤劳,然因家贫,无以娶妻。某一天早晨,年轻男子从户外劳动回来,见到家里的饭菜已经做好,他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接连几天都是如此,某一天早晨,他佯装又去干活,出门后又偷偷走了回来,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在他走后,家里突然出现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手脚十分麻利地做饭。于是,他走了进去。姑娘不胜娇羞,告诉他真相,说她是田螺变的,因为他勤劳诚实,愿意嫁给他。从此,两人结成美好的姻缘。
这则故事在中国汉族民间流传很广,异本也繁多,故事情节比这更加曲折复杂,思想和生活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5.《五卷书》与中国文人
中国文人与《五卷书》的关系,是在并不知晓《五卷书》的情况下接受与被接受的。尽管《五卷书》的故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各地,但作为一部书的书名,却很晚才为中国人所知。《五卷书》中的某些故事进入中国后,首先是口耳相传,后来一些文人学士对其进行加工。文人学士的加工,并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而只是就他们所闻所知的进行加工,就这些文人学士本人来说,并不知道这些故事的传播过程,而是把它们当作了本土故事。这样,出现在文人学士的作品中的关于《五卷书》中的故事,大多是单篇的,很少有哪位文人学士的文集出现过《五卷书》中两篇以上的故事。这里仅作简要陈述。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一篇《黔之驴》,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黔驴技穷”就是来自于此。全文不长,不妨直录如下:
柳宗元《黔之驴》
在中国书籍中没有发现类似《黔之驴》的故事,追究它的传播过程,若只局限在中国,就会觉得有困难。若说是柳宗元独创的,又不太恰当。因为印度就有类似的故事,且在《黔之驴》之前,如《五卷书》、《嘉言集》、《故事海》和《本生经》中都有。法国的《拉芳丹寓言》也有。从出现的时间看,第一次是在《五卷书》里,因而《黔之驴》的原始版本应追溯到《五卷书》。柳宗元可能是听过这个故事或者见过记载有这个故事的古籍,并改写了它。时过境迁,如今已无法知晓当时这个民间故事的传播情形,也就难以考证它的来龙去脉。
《五卷书》中,有两个故事与《黔之驴》相似。
第一个在《五卷书》第一卷第20个故事中。
《五卷书》第一卷第20个故事
第二个在《五卷书》第四卷第7个故事里:
《五卷书》第四卷第7个故事
角色不同,是羊与狮;第二篇,是驴披着虎皮,被村民发觉真相而被打死。在情节上,三篇故事都相似,力量强大的一方看到力量弱小的一方,因不知是何物而不敢轻易冒犯,但一旦真相大白,弱小一方便被强大一方吃掉或打死。如果把《五卷书》中的这两篇合起来看,则更接近《黔之驴》。也许,当《五卷书》的这两篇故事传入中国时,中国人把它们合二为一,或者它本身就是二合一以后再进入中国的。与前述《宝船》的故事一样,《黔之驴》进入中国后,在叙述方式上有较大的发展。《五卷书》中的这两个故事,显得平铺直叙,缺乏生动的描述,而《黔之驴》中,有不少描述性的语言,把驴、虎的反映、心理、动作都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国产化倾向。
此外,宋元之际吴兴人韦居安的《梅涧诗话》,明代江盈科的《雪涛小说》、刘元卿的笑话集《应谐录》,均收录有《五卷书》中的故事各一个。
到了现代,中国文人也有间接从《五卷书》里吸取养料,创作小说或戏剧的,如沈从文和老舍。
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猎人故事》,就取材于《五卷书》第一卷第16个故事,即前面说到的青蛙搬家的故事。《猎人故事》在行文结构上与《五卷书》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与《五卷书》一样,也是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小说写一群人聚在一起讲故事,轮到一个猎人讲时,这个猎人就说他一次打猎,遇到另一个不认识的猎人,这另一个猎人便给他讲了一个乌龟搬家的故事。但这另一个猎人在讲之前,却要这个猎人绝对不能打岔,否则便不再讲。可是当那人讲到乌龟正飘在空中开口讲话而掉下来的时候,这个猎人终于忍不住插口惊呼起来,于是那另一个猎人便不肯再继续讲下去,不管这个猎人怎么恳求;最后,这个猎人因为没有能得知青蛙的最终结局是怎样,便决心去捕尽天下的麻雀,因为在这个猎人心里一直认为那个猎人就是帮助青蛙搬家的雁鹅变的,他要找到那个由雁鹅变的猎人,以便知道青蛙的命运到底如何。这个猎人在结束他的故事时说他曾经捕捉过成千上万只麻雀,但从来没有杀死过一只,目的只为探知那另一个猎人的下落。为此,他还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找到那个猎人为止。而围在这个猎人周围的听众也都唏嘘不已,莫辩这个故事的真假。 这里,作者添加了好些《五卷书》上没有的情节。《青蛙搬家》里没有猎人,搬家的是青蛙不是乌龟,帮助青蛙搬家的是两只天鹅而不是雁鹅。而且,沈从文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隐喻的手法,联系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对当时社会上的某种现象进行了嘲讽。如乌龟是一只熟读老庄的动物,动不动便对他的两位雁鹅朋友大掉书袋,满嘴的老庄哲学语气,最终落得个从那高空中摔下的悲剧,虽没明写出他的结局,读者也可想而知。
老舍的儿童戏剧《宝船》,取材于《五卷书》第一卷第9个故事。老舍在“序言”中称改编自藏族民间传说。上述提到,汉族也有这个故事,就整个戏剧情节看来,似乎与汉族故事更接近。戏剧在保持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做了些改动。一是人物的改动,王小成了王小二;张三成了张不三;王小二救上来的动物是蚂蚁、蜜蜂和仙鹤,而不是蚂蚁、蜜蜂和大蛇。二是故事结局的改动,民间传说的结局只是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张三惩罚了,而戏剧不但惩罚了张不三,让他变成狼;同时,还惩罚那昏庸无能的皇帝,让他变成猪。
老舍的另一部儿童戏剧《青蛙骑手》,也间接取材于《五卷书》的第1卷第23个故事,即上面讲到过的婆罗门夫妇生蛇的故事。但这部戏的变动较大,不易看出故事的演变过程。故事讲一对夫妇生下一个怪胎——青蛙。青蛙长大后非常孝顺,也非常勤劳。他能感觉“地母”的声音,说这个世界上应该是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这样,自然遭到头人嫉恨,想方设法欲置之于死地。但青蛙以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头人,还让头人把三小姐许配给他。三小姐不在乎他的丑陋,高高兴兴的跟着他回家。头人不解恨,又设计在赛马会上想让三小姐出丑,青蛙脱下蛙衣变成一位美男子,得了赛马会的第一名。他的蛙衣被头人抢走,青蛙差点冻死,三小姐用自己的爱心和鲜血救活了他。然后他们一起去头人家里要蛙衣,并与大家一起赶走了头人。从此,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过上了自由自在的没有剥削压迫的幸福生活。
显然,沈从文和老舍的创作,不大可能直接从《五卷书》中吸取,而是在中国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写成,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小说和戏剧的最早的源头是在《五卷书》。
鲁迅在1926年写的《〈痴花鬘〉题记》中有一段文字:“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 一千多年来,我国民间文学和文人作品不断从《五卷书》中吸取养料,大大丰富了我国故事文学的题材和内容。
发表评论